GSI发展历史:
GSI全名Global Sports Inc. Commerce,目前市值12.8亿美金,09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金。
它是所有电子商务代运营公司的鼻祖,了解它对我们有很高的意义。
1995年,成立,是个传统的体育用品经销商。
1999年,试水电商,为其5个体育用品供应商在ebay上卖(就是五洲和宝尊现在的状态)。员工共195人。年底在纳斯达克上市(那时有概念就能上市)。
2000年,在美租了个30W平的仓库,学amazon提供“代仓储配送服务”(淘宝物流宝年后上线,晚10年干这个)。建电话客服中心。当年净销售4200W$,员工467人。
2001年,拓展其他类目,前端开始在amazon上建店卖商品,并提供“整套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当年净销售额1亿$。
2002年,进入三个新的代运营类目:娱乐影碟、消费电子器件、护肤品行业。又租了个8w平的仓库。
2003年,进入家居类目。自建第一个国际B2C站,并提供前端IT系统给品牌商:独立店、订单处理系统、多渠道下单体系。当年净销售额2亿$,员工数1034人。
2004年,进入珠宝类目。开了第二个4w平的“代仓储配送服务中心”。
2005年,收购一家西班牙代运营公司,开始国际化B2C。前端渠道增加(官网、ebay、amazon、各行业B2C平台等)。当年净销售额4.4亿$,员工数1644人。
2006年,进入玩具类目。建立第二个电话客服中心。使用Web 2.0技术加强用户体验。
2007年,垄断了美国所有体育联盟的用品网上销售(NBA、NFL…)。收购了两个代运营公司以增加品类和配送区域。当年净销售额8亿$,员工数3600人。
2008年,收购了e-Dialog公司,基于庞大的消费者数据,开始提供“互动式营销服务”。当年净销售额9.6亿$,员工数4100人。
2009年,为15个行业、超过200家著名品牌提供电子商务代运营(Tags: 电子商务,amazon,代运营
一. 收购款12.2亿美金vs资产价值10.4亿美金
新浪:12.22日,周一,增发4700万股,折合每股26.1美元,这些股份价值12.2亿美金。
分众:12.22日,周一开盘每股10.98美元,总股本价值14.21亿美金。
分众出售给新浪占其收入52%和毛利73%的传统业务,
按照最高的估值来算,这部分业务价值为14.21×0.73=10.4亿美金。
二. 溢价17.3%
12.2-10.4=1.8亿美金,1.8/10.4=17.3%。
则分众这部分资产溢价17.3%。
换句话说,新浪在这笔收购下,保守估计,账面损失1.8亿美金。
三. 47.5%的流通股归于分众
新浪现在流通股共5580万股,增发4700万股去收购。
也就是说,47.5%的新浪流通股归于分众。
究竟是谁被谁买了?谁又被卖了?
四. 17.18 vs 8.26
新浪:已经连续暴跌跌了两日,PE仍为17.18。
分众:一日跌一日涨,PE仍然仅为8.26。
较高PE的优质公司用股份购买超低PE公司资产,居然账面损失,费解。
五. 董事会
新浪董事会:汪延、陈丕宏、陈晓涛、陈立武、曹德丰、林欣禾、张颂义、张懿宸。
分众董事会:江南春、曹国伟、谭 智、余 蔚、卓福民、沈南鹏、齐大庆、 张颖、吴鹰。
(分众网站董事会介绍原文:曹国伟先生自2005年12月担任分众传媒董事,现任新浪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新浪是国际领先的在线媒体和增值信息服务提供商,国内三大门户网站之一。)
Tags: 互联网
最近通过一些网站的数据和动作,可以明显感觉到他们在资金上的压力。金融层面的“断流“和市场、产品的未成熟,都让对风险投资依赖程度较大的互联网界,举步维艰。
但是对于经济危机来说,有一些网站却因良好的抗周期性和用户需求的刚性,并不会受到太大的冲击,甚至可能会得到一些良好的机会。母婴类、在线健康类、在线教育类,就是其中抗周期性比较强的一些网站类型。先讲讲母婴类,下次讲讲在线健康类和在线教育类网站的后金融危机情况。
婴儿潮带来的刚性需求
在中国互联网民规模激增至2.6亿,背后潜藏着一个人口爆炸出现的3000亿元母婴市场。国内3亿孩童中,光是年玩具消费量就在500亿元以上。大量70到80年的年轻父母在当前社会结构中,急需快速满足对儿童护理、培养、打扮、营养的刚性需求。这个市场规模,足够托起这些能提高育儿效率和成本的网站们。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父母在受到经济打压的情况下,仍然会保持对孩子的营养、卫生、教育、娱乐的高支出,简单的说就是俗语的“再苦不能苦孩子”。这种良好的抗周期性经济形态,能够给母婴网站带来持续的现金流,也使它们能帮助资本得到高ROI和IRR的能力。
母婴类网站的模式
现在市场上较大的母婴网站,多是采用“广告+资讯内容产品+电子商务“来进行收益。
广告,主要集中在奶粉、玩具、尿布、产品等产品和各种儿童用品品牌上。作为更精准营销的垂直细分网站,儿童用品广告通过母婴类网站,可以达到更好的优质消费者到达率。这也是现在母婴网站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
资讯内容产品,也是成熟的母婴类网站重要的收入来源。比如摇篮网的“成长阶梯“产品,是通过用户付费提供一套适合儿童的培养计划。这听起来简单,但是对于e时代长大的年轻父母们来说,上网获取关于宝宝培养信息,会比从传统途径或许信息,更有诱惑力。可以看到,妈妈说网和宝宝树网也都在朝这条“母婴顾问+儿童专家+培养计划+问题解决“方向推进。只要达到一定的社区粘合度和流量,这条长尾可以甩得很漂亮,比如摇篮网据说已经靠这个产品和广告达到了盈利,成了母婴类网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电子商务,比如妈妈说提供的功能化定制产品,也是有不错愿景的。但是相对来说,这种定制产品,毛利润率还太低,低到不足以扩张;如果把定制物品提价,又不足以吸引用户。仓储、物流、退换等问题,也是这类母婴电子商务需要解决的(卓越和PPG的窘迫告诉我们,“重”公司和“轻”公司都太偏颇,平衡的存货、物流才是正道),否则容易把战线铺开后进入鸡肋式的泥潭。这种模式,个人认为还有几年探索时间。
线下将会是条光明的路线。摇篮网早已经开始了其成熟的各年龄段线下活动,而宝宝树的线下早教活动也搞得不错。综合来看,母婴网站的线下营收方式,有待于摇篮网和宝宝树们去让市场验证。
盈利预期
摇篮网定位比较明确,是母婴媒体,靠内容吸引,靠知识和广告收入。它08年好像已经盈利,09年任务将是深化行业地位和挖深商业潜力。正的现金流将在冬天里保持摇篮的竞争力,给予它扩张战线和深入挖掘用户价值的能力。
宝宝树和妈妈说都更偏向电子商务。它们的收入已经开始呈现,但离收支平衡尚有一点距离。我相信在他们经验丰富的创业者(马云,王怀南)的带领下,可以在2010年左右充分挖掘出价值,和摇篮差异化竞争,达到盈利。
在经济危机中,抗周期性强、具有刚性需求、能把流量转化为现金的网站,将能成功的活下去,成为互联网的新贵,为社会提升效率。
Tags: 互联网
《华尔街日报》报道,谷歌又一名高管跳槽去了创业公司。
这已经是一年内谷歌失去的第三位高层了,而他们的去向都是创业公司。
这凸显出了谷歌面临的一些巨大问题。究竟什么让谷歌神奇不再?
三大谷歌跳槽员工
1.Deep Nishar,前谷歌产品高层 
这位前谷歌Executive今天宣布离职,去了背景雄厚的Linkedin.com,负责产品和社交业务。
这位产品经理绝非泛泛,是谷歌大量产品的幕后英雄之一,得过谷歌最高荣誉奖章的。
Linkedin的创始人Reid Hoffman在得到这位大将后将可以从产品设计抽身到董事会进行战略运营。
(Reid Hoffman是著名的“Paypel黑帮”一员,所以Linkedin能在“冬天”筹到总计5200万美元投资和不断加入的人才。)
2.Sheryl Sandberg,前谷歌在线销售和运营副总裁
这位现年39岁、声名显赫的姐姐连续几年被华尔街日报评选为最有影响力的商业领袖。
作为哈佛1991年最佳毕业生、1994年最佳MBA毕业生,她带领谷歌Adwords、Adsense团队创造了历史。
在2008年初,她去了Facebook.com担任CEO,任务是把Facebook的130M活跃用户变现为free cash flow。
3.Douglas Merrill,前谷歌副总裁
这位更像actor的谷歌前VP去了EMI的数字音乐部门担任CEO。
谷歌失血严重
谷歌“失血”情况确实已经到了需要重视的程度。
Facebook产品主管Ben Ling、商务拓展总监Ethan Beard、CFO的Gideon Yu、厨师长Josef Desimone,
都是在一年半里从谷歌跳槽去Facbook。
同时,大量的高级工程师和管理人员也从谷歌离职,
自行创业或加入Zillow、FriendFeed、Twitter和Xobni等创业公司。
最要命的是,现在连谷歌的CEO:Eric Schmidt,也有可能应奥巴马之邀担任美国政府“CTO”。
这家硅谷的搜索巨人,正面临着严重的人员危机和经济危机。
谷歌失血原因
这种情况发生在谷歌身上的原因大致有5:
1.谷歌收入将下滑,神话不再。
市场调研机构Global EquitiesResearch前天发布预测,谷歌2008年营收为157.1亿美元,
确定其2009年为152.3亿美元,而2010年为145.7亿美元。
这份对谷歌业绩的严重质疑和华尔街分析师们的预测大致相同。
同时,谷歌的股价也已经比巅峰期掉价了一半。
谷歌发展前景不如以往,是谷歌高管们寻求新机会的一大原因。
2.大公司病开始显现。
谷歌的创业文化随着公司人员的增加而逐渐稀释。
近1年来,谷歌的新产品数量和质量远不如创业初期。
Open social的名存实亡、Page Rank规则的不断被挑战、G App与普通用户的超远距离,
以及谷歌对移动互联网的扩张、wireless基础设备的建设等“不专注”行为,
都在让谷歌渐渐地失去其硅谷地位和人心。
3.期权基本套现,人心思动。
谷歌上市近5年,限售期早已满,所以高管们已经把手中的期权售卖殆尽。
对于科技创业公司,没有了期权的约束和激励,人才的流动性会加倍。
4.风险投资压力让谷歌无法专注。
红杉资本和KPCB至今仍坐在谷歌的董事会里。这是什么概念?
这就等于,这两家风险投资商在投资了科技项目后,可以轻松地要求谷歌把它收购掉,从而套现离开。
当你的“师傅”扣着你的股价和董事会,逼迫你用一个离谱的价格购买你的“小师弟”时,
你能说不?(比如谷歌16亿美金购买他们投资的Youtube,失败至极,但是两位“师傅”套现了。)
5.后起小公司的强力追逐。
Facebook、Linkedin的增长率明显快过谷歌,新媒体的机会也都层出不穷。
对于已经不缺钱的谷歌高层员工来说,创新和创造下个谷歌的机会,将是他们离开谷歌的最大动力。
1.对Twitter,Facebook和Twitter都认定作价5亿美金,分歧在对现金等价物的估值。
2.Facebook仍然自我估值150亿美金,提出以其3.3%的股份(Facebook认为这些股份值5亿美金),来购买Twitter。
3.但是Twitter创业者认为,Facebook现在只值40-50亿美金,其3.3%的股份,只值1.5亿美金左右,远远低于其5亿身价,所以拒绝了offer。
4.Facebook可能需要出1亿现金加4亿公允价格股票,Twitter创业者才会说yes。
5.Facebook动手买微博客了,抄袭者校内会不会也去买个谁来向友好邻邦的投资者们交代呢?
Tags: facebook, SNS
北京时间11月5日,奥巴马以强势票数,夺得总统宝座。他的成功有诸多因素,善于运用Web2.0造势宣传或许是其中的关键因素。而他在视频网站youtube上取得的成功,我关注的,是它折射出视频网站所拥有的巨大社会能量,以及它们能做到的公益性角色。
奥巴马的youtube战略
长期观察后发现,奥巴马的youtube战略,简言之:“以正合,以奇胜”。
以正和,指的是通过其在youtube的官方网站,宣传自身竞选的形象,并通过视频互动得到网友的支持。在这方面,奥巴马数量上领先优势巨大。而视频内容上,奥巴马youtube官网视频由三类视频组成:1,奥巴马演讲视频;2,支持奥巴马的普通百姓视频;3,Obama Girls。这三类视频,从喜欢猎奇狗血的,到高端严肃的,一网打尽,可谓又叫好又叫座(而麦凯恩的视频类型则散乱不堪)。
以奇胜,是指在youtube上传不利于对手的视频。这个比较忌讳,但是确实是竞选中很重要的一招。有什么,能比拿对手以前愚蠢行为的视频来指责对方,更直观的?何况是放置在Web2.0这样的公共平台上用视频曝光过去的愚蠢行为!在youtube上随便搜一下奥巴马,出现的视频,基本都是正面形象的视频;而搜索麦凯恩,则有近半是负面形象的视频。这体现出的,不仅仅是奥巴马竞选团队对“视频乌贼战术”的熟练运用,也体现出麦凯恩竞选团队对视频网站的不重视和不作为。其结果,自然是重视贴近百姓生活媒体平台的奥巴马,夺取了最后的胜利。
视频网站的社会公益能量
奥巴马展现出了视频网站们巨大的社会公益能量:大家上传各自正面积极又有趣的支持奥巴马竞选的视频,如百川汇海;而同时视频网站社区式的触角又如大海变涓涓溪流,滋润着其他的视频播放者。在这种循环往复中,奥巴马思想中社会、公益的思想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在youtube上的竞选传播率和争取到的中间选民数远大于传统电视网络。
国内视频网站的社会公益性?!
可能国内视频网站还没有到达美国的风靡程度,所以大家听不见国内视频网站的公益活动之声。唯独知道的,只有Youku和壹基金前段时间合作的“视频公益慈善计划”,以及土豆曾推出过的捐献计划(后来似乎不了了之)。
Youku和壹基金的这个慈善视频平台,以宣传慈善视频和公益视频论坛为核心,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视频网站的社会公益能量,是值得鼓掌的。只是这个平台的表现形式,或者说互动性,如果能像奥巴马的那些社会公益视频那么强,那就更完美了。而如果其他视频网站也能跟上Youku的脚步,在寒冬里多宣传社会公益视频,那于人于社会都将有利:慈善和公益的事情,永远都不嫌晚,并且永远会为你带来超越票面价值的真实价值。
08年,B2B商家(实体店和品牌,不是B2B网站),在美国的大小SNS上,总计$40m的广告费。
预计,到2010年,达到$125m的规模。
增长率在50%以上。
当然,这份报告是在08年8月出的,当时还没有经济危机:)
预计中国在2010年还有3000W家中小企业,
(07年商务部统计有近4000W家,今年出口停滞,将消失1/5),
届时边际成本低廉、社会覆盖面巨大的SNS将成为中国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的必备产品。
以一家中小企业1000元/年在SNS内做B2B甚至B2C营销计,
30W家用户(3000W总市场规模的1%),
即可得3亿元/年的收入。
如果市场培育到100W家用户,就有10亿元/年收入,
盘子足够支撑2个主板上市企业、2个创业板上市企业。 |
———————————————————————————————–
B2B Marketing on Social Networks:Engaging the Business Audience
Business and socializing must mix. In 2008, marketers will spend $40 million in the US to advertise to a business audience on **** social networks, and that is just the beginning.
The B2B Marketing on Social Networks report analyzes the growth of business-oriented networks.
Given the popularity of LinkedIn, where the audience has more than doubled in the past year, and the fact that even Facebook has become a de facto business network, as more businesspeople join, B2B marketers are reconsidering the social network environment.
As the number of business users of social networks increases, advertising expenditures will rise accordingly, reaching an estimated $210 million in 2012.
In addition, marketers will spend far more over the next few years to create and manage their own social networks for business customers, partners, suppliers and vendors.

这几天,过冬说甚嚣尘上。
于是,一些没有数据支持的人臆断:烧钱的视频网站,将如无根之水,被消灭殆尽。
事实,真是如此吗?不尽然。
相反,所有的数据和迹象显示,这场资本寒冬,正是领先的视频网站走向盈利的转折点。
视频领跑者将良性发展,并为广告主提供良好的产品服务、为用户带来好的用户体验。
1, 资本冬天,广告主预算精简,
而高到达率、相对低成本的网络广告,将替代传统广告成为首选。
eMarketer最近的网络广告报告和Forrester Research的数据都可以佐证。
2, 那么广告主投放网络广告,
是使用用户体验日暮西山的论坛/博客营销,
或是关键字寸土寸金但威力巨大的搜索引擎营销,
还是用户数、用户粘合度、特定受众群体数都以几何级数增长的视频网站?
答案根据广告主特点,见仁见智。
但是,在Web2.0时代下,
挑选合适的视频网站平台,高性价比地投放广告,高密度地覆盖目标人群,
将会成为非常多广告主的第一选择。
3, 为什么Web2.0时代,视频网站会成为节衣缩食的广告主首选?
A. 国内三大视频网站的Alexa排名已经进入前500,优酷保持在世界50位左右。
高Alexa排名,高流量,高点击,用户到达率高。
比如优酷,月度UV(覆盖用户数)已经达到1亿人次,且都是年轻高消费群体。
B. 只有SNS网站比视频网站更精确细分受众人群、到达率更高。
但是SNS的网络广告系统还远没成型。
(觉得还有搜索引擎广告?想想谷歌为什么要收购Youtube。)
C. 而视频网站通过近几年的摸索,都已经具有了较成熟的网络广告产品。
如优酷的贴片广告、品牌拍客、视频创意征集;
土豆的黑豆、豆角儿;
酷六的视频插入广告、自拍视频等等产品,
都会对广告主品牌度提升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D. 视频网站的广告费用,远低于电视和平媒,广告到达率等效果却更甚!
E. 互动!真实的互动才是Web2.0时代广告主最care的东西。
有什么,能比用户拍一段有意思、有广告主主题的视频和朋友分享,
更能体现品牌和人互动的?!
F. 口碑营销!一个人觉得一段视频有意思,会推荐给他的几个朋友一起看。
Web2.0时代,广告是靠朋友帮忙feed出去的!
4. 过冬的口粮(资本),是当前视频网站遭到病垢最多的。
其实,当前国内市场上三大主流视频网站,已经过了高投入的烧钱阶段,
开始进入控制成本、建立销售团队、扩大营收、千方百计达到盈利的阶段了。
主要原因:视频网站的硬件规模性投入已经基本完成,后期带宽也将放缓购买增速;
版权偿付,2008年也解决得差不多了;
人力成本,该裁的裁,该不招人的不招人;
融资,三大视频网站也都累计融到了上亿美金级别的投资了;
收入,2008奥运视频打响第一炮后,销售额都开始大幅增加。
由此可见,视频网站并非内忧外困,而是在收入增速、成本减速的良性发展路上。
5. 差异化投放视频网站广告的策略:
公司名 |
各网站部分品牌广告主列表展示 |
集中领域 |
优酷网 |
中国移动、三星、IBM、联想、GOOGLE、丰田、百事、迪斯尼、宝马等 |
通讯/it/金融 |
土豆网 |
安居客、爱情公寓、宠物森林、舒耐、七星等 |
其他 |
我乐网 |
三星、NBA、支付宝等 |
娱乐/其他 |
酷六网 |
三星、Intel、Sony、摩托罗拉、索爱、Toyota、可口可乐、伊利等 |
FMCG |
注:以上资料来自大度咨询机构,首页及二级首页视频的播放页面。监测期为2008.8.20-2008.9.10。 |
广告主可以酌情以自己的需求,来判定适合自己的视频网站投放,
比如综合类的都可以投优酷,一些一线品牌和他们的合作据说很互动很高效;
体育类的可以投酷六,毕竟酷六在奥运和体育类视频上花了大力气的;
生活休闲类的可以投土豆,毕竟土豆的电视剧优势还是在那里的。
6. 在这个寒冬,其实视频网站应该互相取暖,而不应该互相攻击。
最近用百度搜一下,排名第二第三的网站攻击第一网站,比比皆是。
这个市场足够大,一家绝对吃不完,
互相取暖,差异化竞争,
大家才能像2001年后的新浪、搜狐、网易那样,屹立不倒。
10月27日,搜狐发布了2008第三季度财报,总收入达到1.21亿美元,每股盈利1.02美元。在地震、奥运巨额成本以及金融危机的2008年,搜狐还能取得这个业绩,殊为不易。
综合一些整体数据,可以看出:搜狐今年业绩,是阳光灿烂的日子。
各季度营收,120%的增长(YoY)
|
Q1营收 |
Q2营收 |
Q3营收 |
Q4营收 |
年营收 |
年增长 |
2007 |
0.33 |
0.39 |
0.51 |
0.65 |
1.88 |
127% |
2008(Q4预估) |
0.84 |
1.02 |
1.21 |
1.20 |
4.27 |
(单位:亿美元)
净利润和净利润率,巨幅增长
|
净利润 |
同比增长 |
净利润率 |
同比增长 |
2007前三季度 |
0.19 |
436% |
16.10% |
105% |
2008前三季度 |
1.02 |
33.10% |
(单位:亿美元)
市值、市盈率中等,股价较高,流通股数较少
|
股价 |
EPS($/股) |
P/E |
市值(亿美元) |
流通股(亿股) |
搜狐 |
42.73 |
2.22 |
19.28 |
16.4 |
0.38 |
新浪 |
25.76 |
1.26 |
20.42 |
14.4 |
0.55 |
网易 |
17.74 |
1.53 |
11.59 |
21.5 |
1.21 |
(截至2008.10.28中午)
从这些整体数据中,可以直观地看出一些点:
1, 搜狐2008年营收预估4.27亿美元,年增长率127%,远远超过同类公司的成长性。
一家市值16亿美元的上市公司,年收入增幅超过100%,历史上都不多见。
2, 2008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436%,净利润率同比增长105%,
一,说明净利润巨幅增加;二,利润率没跟上利润的增速,说明成本支出剧增。
Q1“网游出国费”、Q2奥运成本和Q3的工资成本上升,是成本剧增的原因。
3, 搜狐市值已经高于新浪,略低于网易。
4, 搜狐2007财年EPS为2.22美元一股,是三大门户中最高的。
在2008年净利润巨幅成长情况下,将保持在门户们中EPS的领先。
5, 搜狐P/E19.28倍,和新浪差不多,高于网易。
Yahoo!的P/E是17.83,Google的P/E是20.05,比搜狐有更高的投资价值,如果你有勇气在这个市场环境下投资它们的话:)
6, 搜狐EPS高,除了收入高外,还因为流通股数少。
流通股较少,反映出的是搜狐创始人对公司的掌控能力,高于其他门户。
7,搜狐10月27日宣布1.5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将导致流通股数更少,EPS将更高,
市值和投资者价值将更高。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奥巴马都将是个很不一样的总统。黑人,年轻,生于夏威夷,在印尼长大;既不属于西部石油共和党,又不能算是东部银行民主党。他将会对美国的社会种族问题和既得利益集团带来改革作用?舆论似乎普遍看好。
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就是奥巴马当选总统将对世界互联网甚至信息产业带来的巨大影响。他对2.0时代媒体广告的运用,仿佛展示给大家一个新的世界:2.0时代的网络,可以让你成功选上总统!
1.竞选资金:历史上首次用官方网站募集
奥巴马是第一个通过其个人主页向公民筹集到大部分总统竞选资金的总统候选人,并且通过这一方法募集到了美国历史上最庞大的竞选资金。而在他之前,所有候选人都是通过向既得利益集团(西部石油派或东部银行派)进行筹款的。
奥巴马的筹款方法:靠竞选官网的“捐款”按键(联通了个人Paypal账户和奥巴马竞选账户),汇聚了选民“每人几十美元” 的政治捐款,遂取得了巨大的“业绩”:从310万选民身上筹得 6.05亿美金竞选资金!远超历任有大财阀支持的总统竞选人!
2.Web2.0社交媒体:
47岁的奥巴马和美国大多数人一样,很喜欢使用Facebook、Myspace和Youtube等社交媒体工具。我做了个简单的比较,发现奥巴马赢麦凯恩,于互联网新媒体上争取到政治倾向摇摆中的年轻人(18-35岁,互联网新媒体受众),功劳不小:
|
奥巴马 |
麦凯恩 |
前者是后者的 |
Facebook竞选群组会员数 |
822,521 |
176,442 |
5倍 |
Youtube竞选主页被浏览次数 |
17,412,133 |
277,767 |
62倍 |
Youtube个人视频数量 |
550,000 |
296,000 |
1.8倍 |
Google收录信息数 |
210,000,000 |
145,000,000 |
1.5倍 |
Myspace个人主页留言数 |
120,511 |
无法查阅 |
|
(截止至10.22)
值得一提的是,奥巴马在Web2.0媒体宣传的胜利,大半要归功于竞选团队里,那位24岁的Facebook co-founder克里斯休斯。
3.精确的互联网广告
2008年5月,美国联邦选举委员会文件披露,奥巴马在1-4月里的广告花销绝大部分砸在了互联网媒体、社区和搜索引擎。从披露信息来看,奥巴马的网络营销组合布局(尤其是给Google的280万美金广告),对争取选民,效果十分出色。
于此同时,竞选对手麦凯恩,只是按照常规路子,把大量的广告费花在了电视和纸媒。
4.无处不在的高科技广告
这点不需要多说什么了,看看下面两幅图片就都懂了:


(极品飞车和NBA游戏中的奥巴马广告)
所以,有理由要向未来的美国总统奥巴马致敬:这个黑人,打开了2.0时代营销的高端之路。